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的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本病常见于儿童,但部分成人亦可发生,常合并慢性扁桃体炎。 一、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觉时发出鼾声。 2、耳部症状: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儿童一般不会自诉听力下降,但平时看电视时爱把音量开得很大。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常引起阵咳或间断性咳嗽,易并发气管炎。 4、严重者有腺样体病容:长期用口呼吸,影响颌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咬合不良,上切牙突出,唇厚,下颌下垂,表情淡漠等表现。 (二)全身症状: 主要为慢性中毒、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并有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白天爱打瞌睡、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和性情暴躁等等表现。 二、检查 1.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用口呼吸,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2.口咽部检查:可见口咽后壁有来自鼻咽部的分泌物附着,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3.前鼻镜检查鼻粘膜充分收敛后,在部分患儿可见鼻咽部红色块状隆起。 4.间接鼻咽镜或纤维/电子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红色块状隆起,表面多呈橘瓣状,有纵行的沟。电子鼻咽镜检查图像清晰,可以观察后鼻孔的阻塞和咽鼓管咽口的压迫情况(图1)。目前一般均采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不论年龄大小均可以检查。 5.鼻咽部触诊:用手指作鼻咽部触诊,可触及鼻咽顶后壁处柔软肿块。 6.X线鼻咽侧位片或CT检查:可见鼻咽部软组织增厚。 三、诊断要点 1、腺样体面容,硬腭高而窄。 2、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红色团块状物隆起,鼻咽部触诊触及柔软的淋巴组织团块,触诊目前很少用,可能在基层没有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3、鼻咽X线侧位拍片或CT扫描,有助于诊断。 四、手术适应症 1、腺样体肥大引起用口呼吸、打鼾、憋气或有闭塞性鼻音。 2、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者或导致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3、已形成“腺样体面容”并有消瘦、发育障碍者。 4、腺样体肥大伴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发作或上呼吸道感染频发者。 五、手术禁忌症 与扁桃体切除术相同。有腭裂畸形者因术后可能出现开放性鼻音,故也在禁忌证之列。 六、操作方法及程序 常用全身麻醉。常规采用肩下垫枕仰卧仰头位,准备好吸引器。 1、79度鼻内镜下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法: 全身麻醉后,用开口器显露口腔,然后用细导尿管或细软管拉起双侧软腭,用70度内窥镜经口腔直视鼻咽部,用弯的吸切器头经口腔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然后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可以用双极电凝或高频电刀凝固出血点。观察5分钟,创面无明显出血后结束手术。手术中图片2. 2、70度鼻内镜下用等离子切除术腺样体法。 七、注意事项 1、使用吸切器时应时刻注意吸切器刀头的开口,防止过分接近重要结构,以免损伤颈椎肌膜、咽鼓管隆突及咽部黏膜,在吸切器进入和拿出口腔过程中不要踩,以免误伤口腔正常组织。 2、注意放置导尿管时应轻柔操作,保护鼻腔粘膜,以免切割伤。 3、后鼻孔处的腺样体应切除彻底,以免影响术后效果,注意彻底止血,减少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机率。 4、如果合并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需要同时切除,以免腺样体切除后导致扁桃体反应性增生出现呼吸不畅。 5、在使用开口器时动作一定要温柔,以免损伤牙齿和口腔粘膜。 6、术中不要误伤咽鼓管口周围的粘膜及咽鼓管圆枕,靠近咽后壁处的腺样体组织不要切得太深,否则易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jphb.com/jbbfz/83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