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s://m.39.net/news/a_5778508.html 天气越来越热,棉铃虫开始出动了,它不仅仅是危害棉花,对于蔬菜的危害也很让人头疼。对于棉铃虫,我们建议先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防治。 1了解棉铃虫的危害 棉铃虫是棉花蕾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也取食嫩叶。棉铃虫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发黄,2、3天后脱落;花的柱头和花药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蛀成空洞后,常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幼虫也食害嫩尖和嫩叶,形成孔洞和缺刻。 危害蔬菜时主要以幼虫蛀食花和果为主,也可危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后,萼片开张,变黄脱落。果实受害,幼果被吃空引起腐烂,成熟果的部分果肉被蛀空后,雨水、病菌容易进入果实内部引起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2棉铃虫防治难的原因 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危害损失逐年扩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食源丰富。种植结构的变化和棉田水肥条件不断改善,为各代棉铃虫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二)麦棉套种。麦套棉面积的扩大,对第一代棉铃虫发生十分有利,为下一年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较多的虫源基数。 (三)抗性和天敌。长期以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导致棉铃虫抗药性迅速增加,且大量杀伤了自然天敌,减少了天敌的控制作用。 (四)繁殖力强。棉铃虫的繁殖能力强,产卵量多,孵化率高,雌蛾可产卵~粒,甚至多的时候达到将近粒。 3如何正确防治棉铃虫 1、要及时整枝打杈,摘除虫果。坚持秋翻冬灌,可大幅度降低越冬蛹的存活率,减少虫口发生基数。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通过打顶、摘心、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防早衰,增强棉株抗逆能力,减少棉铃虫落卵量和幼虫量。种植抗虫品种,会大大降低棉铃虫卵量和虫量。 2、可利用其具有趋光性、趋化性特点,利用杀虫灯、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在田里设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成虫进入。 3、还可采用生物防治。在产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0-头/亩,5-7天释放一次,共释放3次;在产卵高峰期,喷施高效Bt(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倍液,根据虫情喷1-2次;还可用20亿/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液,每亩50-60毫升。 4、药剂防治:在幼虫尚未蛀果时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25%氯氟*噻虫胺、35%氯虫苯甲酰胺、10.5%甲维盐*虫酰肼等药剂,注意轮换使用。 温馨提示: 科学使用农药。不随便增加或减少施药浓度,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来配置药液,选择好的施药机械兑足水量。 来源网络、悟空问答、天山植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jphb.com/jbby/131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