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十二期

时间:2023/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早稻前期主要病虫发生实况及中后期发生趋势

今年我县早稻种植面积20.09万亩;今年早稻受低温天气影响,插植时间长,苗情差异大,前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发生较轻。根据早稻前期病虫发生、防治实况,结合当前苗情及气象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如下:

1、稻纵卷叶螟:第二代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防治面积1.5万亩,田间残留一定的虫源,田间残虫量高的17头/百丛,低0,平均7头/百丛,同比减少61.11%,田间平均卷叶率1.2%,同比减少47.11%;进入6月份后,本地虫源积累及外地虫源迁入,螟蛾盛发期在6月上旬初,预计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将达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低龄幼虫盛发期在6月上、中旬。

2、稻飞虱:第二代轻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防治面积4.0万亩,田间平均残虫密度头/百丛。目前已进入第三代幼虫盛发期,预计中后期稻飞虱为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发生期在6月上、中旬。

3、三化螟:第一代为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田间卵量高的块/亩,低0,平均15块/亩,同比减少65.91%,残虫量高的80头/亩,低0,平均17头/亩,同比减少74.24,为害率高的0.07%,低0,平均0.02%,同比减少60%,由于残留一定的虫源,预计第二代为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发生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与早、中熟品种大胎破口期吻合。

4、稻纹枯病:早稻前期稻纹枯病轻发生,病丛率高的9.0%,低0,平均3.0%。预计早稻中后期稻纹枯病为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2-13万亩,病害流行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

5、稻瘟病:早稻前期轻发生,主要为害常规品种,发生面积0.55万亩,病叶率高5.0%,低0,平均1.7%。预计早稻中后期叶瘟为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病害流行期在6月上、中旬;穗瘟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病害流行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

6、鼠害:今年春季没有进行统一灭鼠,残留一定的鼠密度,预计水稻中后期鼠害达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9万亩。

7、稻叶水蝇: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田间为害率高的4.6%,低0,平均1.7%,后期发生轻。

8、福寿螺:前期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田间螺密度高40只/㎡,低0,平均10只/㎡,秧田为害率高的6.2%,低0,平均2.5%,同比增加38.89%,后期发生轻。

9、稻赤枯病: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后期发生轻。

1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前期尚未发生,后期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对产量影响小。

11、水稻其他病虫:稻叶蝉、稻蓟马、稻象甲、白叶枯病等轻发生。

防治意见:

(1)抓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深入田间调查,及时掌握各种病虫发生动态,同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有效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大力推广高产健身栽培技术,合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虫能力。

(3)明确主攻对象,早稻中后期主要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纹枯病、稻瘟病、三化螟和鼠害为主攻对象,结合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实况,进行分类指导防治。

(4)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三化螟的防治要抓住螟卵孵化盛期,水稻大胎破口期用药;其他虫害掌握在低龄期用药,病害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农药应交替使用或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合理混合使用,螟蛾发生期拉得过长的,施药防治应在两次以上。

(5)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无害化治理技术;在化学防治方面应推广使用优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勿乱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创建“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有你一份功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jphb.com/jbzl/13157.html

------分隔线----------------------------